简 述
  我们往往很烦恼,到底要怎样教育儿童,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到底需不需要,要不要等孩子大了在进行道德教育呢,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孩子的道德教育,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,但是学生不能等,他的骨骼正在形成,血液正在生成。心智正在发育,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,他的名字是今天!
  道德教育身心力行。
 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,不仅世界观逐步形成和完善,而且各种行为习惯也逐步养成,是可塑性极强的时期,犹如一张白纸"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"。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,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形成影响极大。可以说,现在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一代,论物质生活条件远远胜于我们作父母及长辈的过去十倍八倍。但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千万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和放纵,否则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社会都将是一种失职。
  儿童的道德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,它在出生时萌芽,不断发展直至成年。帮助孩子道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,这里介绍一下道德发展方法的观点:
  1、道德的核心是爱心:尊重自己,尊重别人,尊重一切生命形式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。通俗点说就是:把自己当回事,天生我才必有用;也把别人当回事,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,你也怎么对待别人。爱护动物,爱护大自然。
  2、道德发展是渐进的,分阶段的: 出生到三岁的发展阶段:许多道德发展的重要事情都发生在这个阶段。给出生的婴儿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,婴儿依恋抱他照顾他的人,这就是他和人群最初建立的重要的关系。有一种"皮肤饥饿"的说法,即有时婴儿大声哭闹不是要吃,而是要别人抱!一岁学走步,理解语言;两岁尝试独力思考,有"反抗"举动;三岁已能和他人合作。在所有这些年龄段里,孩子都有机会进行很多道德学习,如知道一些规则和限制,玩东西不能丢掉;和小朋友玩不能打人。还会学会遵从要求:"到这里来";"把它给我"等。
  这些都是孩子道德成熟中重要的第一步,家长们常无意地帮孩子完成了,但若有意去作,可能效果更显著。 学龄前到成年阶段:也叫道德推理阶段,人处在儿童,青少年,成年各个道德发展阶段中,对什么是对的都有不同的观点。如四岁多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推理:"我自行其道就是对的";上幼儿园的孩子是无原则的服从:"照大人说的去作就是对的";低年级的孩子具有公平观,只公平对待那些公平待己的人;高年级小学生及初中生表现为人际顺从:"我应作个好人,满足别人对我的期待。";高中生已有对社会服从的观点:"我该对社会价值系统负全责";刚成年时具备良知原则:知道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力。 阶段论教会家长不要期待孩子一步跨入他们还没准备好的阶段。
 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,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,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。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,我的做法是"重在实践、体验过程"。
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,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
 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,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"集体"这一概念,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,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。例如:争创"文明班"的活动,我要求学生人人参与,共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,争创"文明班"。这样,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,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,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,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。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,我们班学生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,在旗北小学首届学生运动会中,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获得年级组的第一名。实践证明,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,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,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、共甘苦的,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。
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
 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途径。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,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,通过大家的讨论,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,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。如在一年级数学课"认识元、角、分"中,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惜人民币,节约用钱,勤俭朴素的良好习惯。又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,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,拼搏的信心与勇气,从小养成自觉学习、刻苦努力、不怕失败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。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、表面的,具体性很大,概括水平很差。在课堂教学中,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,引导学生实践。这样既明理,又导行,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,还知道怎样去做。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,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,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,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,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,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、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。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,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: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,或者横向比较: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,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,在比较中,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。
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,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
 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,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,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。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,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。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、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,从正面讲清道理 ,坚持以表扬为主 ,启发诱导 ,说服教育。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,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,不给他们增添痛苦,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。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增进感情,获得友谊。同时也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活动,使大家和谐共处、互相帮助、互相尊重,互相谅解,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。我认为: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,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,必须使学生获得对"美与丑"、"善与恶",更加鲜明的辨别力。
 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:

  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。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。

  "无纸校园":无纸班级、无纸走廊、无纸文明监督岗

  争当学校(班级)卫生打扫小能手活动(擦墙壁小能手、擦玻璃、讲台布置、排桌椅、扫地、擦洗黑板、整理、清洗)

  争夺"三星级卫生班级"全校卫生打扫时间:规定时间

  道德根源于"习惯"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

  1、小处着眼,礼仪先行
  礼仪:问候、待人接物、餐桌、机会规范、社会礼仪
  家庭篇、学校篇
  2、兼听则明,精致规则
  小学生守则:尊敬师长、团结同学,对人有礼貌,不骂人,不打架。
   "问好"五个必做的动作:站立、微笑、看、挥手、说"接物"五个必做动作:微笑、看、双手、接物、道谢。
   晨会——礼仪课堂
   3、从师开始,身正为范
   教育不就是这样吗?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……
   "我有小护照"——亮出自信,自觉养成
  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: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,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,因此,从孩提时……
   摒弃假大空,注重真小实。
  在同有竞争的情况下,如果大家想得到一个东西。比如几个苹果,那么其中有一个是大的,按传统的方法教育可能就是,把大的让出去。那么让出去究竟好不好呢?
  谦让可以使人得到礼貌上的认可,也会在以后成长的日子里看到大度的优点,中国人以礼治国,谦卑有序,可若是在同等竞争的情况下,难免会吃亏一些,应让孩子同等的去追求、争取。
  想要大的苹果,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通过竞争比赛,最后分给获胜者,可让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中享受到付出而获得收获的喜悦,没有获胜的孩子,也会知道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。
相关链接
关于我们  丨  我的账户  丨  隐私政策  丨  在线投稿  丨  相关服务  丨 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02-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
联系我们:(09:00-15:00)
电  话:010-52523356
邮  件:ask060s@126.com